首页 >> 姜鹏

影评人纳兰泽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却似乎只能随波逐流阿信

发布时间:2022-10-26 16:47:10 来源:九亭娱乐网

影评人纳兰泽: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却似乎只能随波逐流

近一月来,被骂的最惨的电影非《上海堡垒》莫属了。主演鹿晗成为了众矢之的,导演滕华涛更是难逃罪责。影片从开画第二天便遭遇了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样的排片、票房、口碑的断崖式下滑。

而造成影片口碑如此之差的原因除了鹿晗和铺天盖地地标榜硬核科幻电影进行宣传外,各大自媒体号罔顾电影质量事实的硬推也是另一大罪魁祸首。这些映前影评或预告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于影片的期待,难言客观的评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上映后的巨大反差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观众们的报复性评价。事实上来讲,《上海堡垒》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到豆瓣3.0分的地步。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想谈的影评或影评人的双刃剑属性。

影评是电影评论的简称,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另一方面,影评能够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解释。

但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影评远远没有这样专业,而是日益大众化。影评对于分析、鉴定和价值的探讨越来越少,对于影响观众对于影评的理解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这一切,既是时代的恩赐,也是时代的考验。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诞生以来,影评、娱评各种网络评论不仅大众化,也都呈现出了丰富的样态、多元的形式。到现在,受众们从单向的接受信息开始转变为人人皆是评论者的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的影评都正在遭遇危机。电影专栏已经相继撤销,那些专业的杂志也少有人问津。

随着自媒体的高度发达,影评的内容不再规范化,影评的制造者也不再有门槛。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强调的是从读者思维变成用户思维。在新型的传播平台中,网民们从受众变成了影评内容的制造者。

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具备了获取、交流、发布信息的平台。无论是事实信息,还是意见信息,全民写作景象一片繁荣,这直接导致网络评论的生产主体及流程进一步演变。

目前,国内的影评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文本微型化

由于微博、贴吧、豆瓣这些平台的兴起,让短评、聊天评论、跟帖评论越发兴起,言简意赅、简单明了的评论更符合这个快节奏快消费的时代,连意见也不例外。

一般普通用户更乐于从直截了当的观点中获取信息。

还有视频上的弹幕从一开始的发表意见变成了沙雕网友们自娱自乐的窗口,在众多秀儿们的不懈努力下,很多时候弹幕比剧情本身还要精彩。

2.风格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对人们的语言风格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形象生动、幽默有趣的网络语言深入了人们的日常语言生活。

现在的影评语言更倾向于取悦受众,来吸引眼球。语言的风格大家会发现更加的激情、暴力、极端。中庸之道越来越为人所不喜,大多数人都希望C位出道,绞尽脑汁创造神评。

3.评论私人化

随着门槛的降低,人们评论电影、事件、人物的立场,都更私人化、情绪化,内容也更加自由。

我只在乎我自己的看法,而且必须要攻击与我看法相左的人。情绪化的表达让网民获得了另一种发泄渠道,从而获得另一个层面的快感。

4.形式多样化

除了文字评论的输出,现在的评论方式更加多样化,有图文、纯图片、视频、语音等等,特别是抖音、微博这类平台上,短视频评论可以说也是受众繁多,毕竟看着生动的视频,要比文字有趣的多。

5.信息实时化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很快的,评论也开始存在时效性,毕竟热度一过,关注的人就会越来越少,那么评论者也就找不到被围观的快感和观点输出的乐趣。

而热点事件的推送也让人们被动的去评论一些事件,两者相辅相成。于是,蹭热点,造热度成为了大家趋之若鹜的选择。

这样的趋势导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严谨评论线被完全打破,网络上的评论变得无人把关,影评、娱评、甚至时评,变得越来越混乱,声量成为了衡量和影响电影好坏的重要因素甚至核心因素。

带有艺术性、探讨性、学术性的影评越来越局限于圈子,带有煽动性、号召性、矛盾性的话题性评论越来越被追捧。可以说,传统影评的目的和内核是电影,现在的影评目的大多数为流量。

于是,更懂得用户心理,更有流量技巧的自媒体和自媒体人得以快速发展为营销大号或kol大V,他们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声量,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与之伴随的则是名利的双收,有的更是借助资本的力量被赋予了公信力,对于信息的传播拥有更大影响力。

而当一群这样的自媒体聚在了一起,则成为了能够影响一部电影能否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现在的电影宣发,在上线之前,如果不请很多所谓圈内影评人来写宣传稿,请很多电影自媒体造势,纯靠口碑发酵,基本上很难有好的票房。

所以,不管是好电影还是差电影,他们需要借用同一个声量渠道。渠道的使用必然是影评人的名向利转化的过程,也必然面临内心的纠结(或者大多数根本没有这样纠结),屈从欲望还是跟随良心。

在利益的欲望驱使面前,影评人、自媒体平台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撰稿,除了少数有自己坚持的影评人,大部分都会选择沦陷。我们会发现,喜欢《哪吒》的和喜欢《上海堡垒》的可能是同一批账号,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喜欢《流浪地球》的也可能是同一批帐号,又或同一批影评人。

很多影评人从电影评论者成为了话题制造者、节奏带动者。

我们已经很难在大众自媒体平台上看到智慧的、优质的、严肃的影评了。这样的影评不符合当前大众的快餐式内容消费需求,这样的影评人在商业利益面前也很难保持住中立、客观的立场。

另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为了争夺用户的流量,在推荐机制的触发上对于优质内容并不足够友好。如果没有足够的话题性、冲突性、热点性,对于平台的运营来说也是不够的。所以,现在的自媒体平台的内容优选机制上也开始发生变化。

以往来说,我们能看到影评领域有很多账号叫好不叫座。过去各大平台的一些奖项获得者的文章流量并不高,但依然能够获奖。这造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高流量者获得流量扶持,高质量者获得奖金扶持。

但慢慢的,这种补贴机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一是平台不可能无限制补贴,从而补贴范围和规模在慢慢减小;二是平台的运营往往是要求用户思维,导致向用户喜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这才能给平台带来流量。

比如某知名自媒体平台自今年以来对热点的倾向性明显加强,深度影评基本惨不忍睹。这样的结果是影评人也开始慢慢去寻找流量的触发机制,慢慢去迎合受众。

然而,正如开篇所说,影评的目的本不是取悦受众,但影评却似乎不得不变味。影评价值的土壤从质量转向流量,而流量才能带来自己的销量。

我们发现,影评人开始探讨的不是电影的艺术和内容,开始探讨如何抱团取暖,如何更好获取商业变现。

在这个过程中,影评人不知不觉中要变成枪手,乃至打手。盲捧、恶评,引领水军,在欲望中迷失自己,丧失良心。

很难有影评人能够保持住初心,除非不需要自给自足,如有资金支持的官媒。又或纯兼职爱好,比如非行业的中高收入者。而大多数影评人,似乎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或更希望在互联网红利中分到一杯自己的羹。

就像笔者这个账号,好好写的文章总是无人问津,热点的内容总是众人喝彩。在曲高和寡中浪费时间、孤苦伶仃;还是迎合受众趣味,收割流量?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中,影评人病了,电影病了,平台病了,受众病了。

或者说,受众没病,从来就是这样,平台没病,电影没病,病的只有自己。

每个人都有诉说的欲望,这是生而为人的自由。每个影评人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不管是处于理性的判断,还是冲动的宣泄。

只是我们在乎的事情变了。吭哧苦写的作者羡慕小V的流量,小V的流量又羡慕大V的销量。而流量、销量又是圈层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象征。没有哪个影评人只想自娱自乐,都希望获得圈层或大众的认可。这种心态上的不平衡慢慢让自己被裹挟,被欲望影响、乃至吞噬。

对于影评人来说,应该要有自己的底线和职业道德,要有起码的热爱和尊重,对电影要有敬畏之心。我们相信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在乎的不是评论的好坏,而是自己的初心是否问心无愧。只不过,恐怕对于很多影评人来说,心都没有如何去问?

我们想要改变受众,却在被受众改变。

于是,才有了影评人的尴尬:名利双收的欲望,欲望下无处安放的良心。

但可怕的是,我们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更怕的是,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却似乎只能随波逐流。

文/纳兰泽

新闻推荐三亚谁知道救护车送病人2000公里要多少钱今日资讯一览表

新闻推荐焦作市潜水员水下作业队今日资讯一览表

邢台编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今日价格一览表

新闻动态金都保险箱柜维修电话咨询2022已更新今日维修

新闻资讯巢湖20输送流体管今日价格一览表

友情链接